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信息

找准司法建议“小切口” 做实诉源治理“大文章”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年05月15日

  

  

  “我不赔偿了,我都被行政拘留了,为什么还要赔偿医疗费”“你凭什么不赔偿? ”在阳信法院调解室里,村民张某和李某因一起健康权纠纷案件吵得不可开交。

  双方的纠纷源于原告张某修理自来水管道,被告李某认为张某修理管道影响了自己出行,二人遂发生口角。在争执过程中,双方情绪愈发激动,继而引发了肢体冲突,李某将张某打伤,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随后,张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李某赔偿医疗费等损失共计9000余元。

  群众利益无小事,为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阳信法院采取“法官+调解员+村干部”联动调解模式,承办法官第一时间联系村干部,通过讲事实、讲法律、谈感情,在积极向双方当事人释法明理的基础上,引导双方互相理解,各退一步,最后双方握手言和,李某当场支付张某各项损失共计5000元,邻里关系重归于好。

  近日,阳信法院在诉前调解过程中,发现辖区内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纠纷等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案件虽小,但关乎当事人的切身利益,牵动着人民群众感知社会治理效能的“末梢神经”,更关乎着社会的和谐安稳。阳信法院站在群众角度追溯此类案件的根源,着眼于社会治理大局寻找最优解,总结提炼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纠纷等类案背后的原因,及时向辖区镇政府发出司法建议书,通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普法宣传、坚持源头治理、完善联动机制,鼓励争创“无讼村居”等建议,变“化解矛盾”为“提前预防”,将司法成效全方位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共同缔造和谐环境与幸福生活。司法建议发出后,该镇政府积极回应,迅速制定工作方案,并表示将以“心安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大法律宣传力度,统筹发挥协调作用,凝聚司法行政、综治等各方力量形成解纷新动能,以实际行动努力打造诉源治理好“枫”景。

  阳信法院始终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形成以“3立方调解中心”为纽带的矛盾纠纷化解和以司法建议为抓手的矛盾纠纷防范工作机制,不断强化诉源治理的集成效应、辐射效应、联动效应,努力在社会矛盾总量上做减法,将矛盾纠纷止于未发。今年以来,阳信县法院一审民商事案件收案增幅同比下降7.91%,辖区万人起诉率居全市第三位,全省3.0诉服质效平均得分90.50分,列全省第1位。

  下一步,阳信法院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大格局,“抓前端、治未病”,将司法建议作为“柔性司法”充分参与到诉源治理之中,以诉源治理为牵引撬动能动履职、服务大局,创新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和诉前,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阳信、法治阳信。

关闭

版权所有:滨州市阳信县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信城街道878号 电话:8605102 邮编:251800